第297章 一场好戏
京城,戏楼。
好戏开场前,各桌看客们喝着茶,低声聊着京城里的新鲜事儿。
南星与穆珩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,也点了壶好茶和一些茶菓子,听着那些心知肚明的事。
“听说了吗,宫里最近闹鬼闹得凶,除夕前夜,那位还请了万佛寺的主持入宫诵经,超度宫中冤魂,结果不成,又寻了道士入宫做法。”
对方好奇道:“在下是有所耳闻,可到底什么鬼,怨念这么重,佛主都度化不了?”
那人手挡在唇边,压着嗓音道:“听一些在宫里当差的人说,是先帝李铮,还有衡帝的淑妃以及十一皇子。”
说到李铮,对方的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了。
“不瞒你说,先帝李铮的死当初就有人觉得蹊跷得很,两年前,宫中太医院那边就有秘闻流出。”
“什么秘闻?”
“两年前先帝李铮在回京城的途中遇刺中毒,毒入五脏六腑,已是命不久矣,当时朝中大臣们也纷纷上奏,欲要劝李铮退位,推其他李氏宗亲王即位,仁兄可记得此事?”
“当然记得,当初京城百姓茶余饭后聊的都是这件事。可后来,不是说在民间寻了位神医给治好了吗?”
对方手指敲点桌面,语气笃定道:“蹊跷就蹊跷在此处,当年宫中太医皆束手无策,怎就在一日之间就被民间的大夫治好了,却又在一年后突然暴毙,袭位给了小皇帝?”
那人低声疑惑:“那太医院的秘闻是什么?”
“说李铮早就在当年即位不久后就驾崩了。”
“难道,在后面一年里执政的李铮是假的?”
那人摇头表示不清楚。
“大臣们只是暗地里怀疑,却未能找出任何破绽,如今倒是有了答案。”
“细细说来!”
“前些日子朝中某位大臣去逛青楼时与同僚谈及此事,说蔺太后早在两年前便偷偷用了巫蛊之术,那巫蛊之术邪性得很,可以操控已死之人的躯体,如同活人一般行走交谈。”
对方听后声色骇然。
“这巫蛊之术当真可怖!蔺太后为了掌权真是无所不用其极,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成了她弄权的工具。人死了本该入土为安,等待转世轮回,却被她拖在阳间愣是撑了一年?”
那人点头唏嘘。
“所以啊,人死了还要暴露于天日之下,那怨气不重才怪了。”
对方又问:“这么说来,那小皇帝也有可能被蔺太后以蛊术操控了?”
“搞不好真是!”
“唉,如今的大周被宫里那位弄得乌烟瘴气的,以后的日子甚是堪忧啊。”
“所以啊,倒盼着李玄尧能早日杀回京城,重登皇位。”
......
南星和穆珩相视笑得得意,喝了口茶,那茶菓子扔进嘴里吃得有滋有味。
侧耳再听别桌,说的也都是宫中闹鬼之事,再由闹鬼之事聊起了淑妃、十一皇子和蔺太后的恩怨情仇。
“要说那蔺太后,当真是心狠手辣,又诡计多端。”
“有人从宫里出来的老太监那里听了件有趣的事,说当年衡帝驾崩前,见八皇子李玄尧是哑巴一事暴露,不得人心,便下旨欲要改立十一皇子为帝。”
“谁知蔺太后背后提前买通了淑妃身边的太监,将圣旨宣读前偷偷烧了洞,而烧掉的正是那个'‘一’字,是以,皇位才落到了十皇子李铮的头上。”
“淑妃和十一皇子于宫变那日便没了命,换了谁,都是死不瞑目,不闹鬼索命才怪了。”
一人言罢,另有一人开口。
“听说了吗,有位被蔺太后下了蛊的李氏宗亲王前日死在了府上,据说是那宗亲王的家人偷偷找了江湖术士,想要为其解蛊除咒,免得被蔺太后继续操控下去,结果路数不对,适得其反,那位宗亲王的脑子都被蛊虫反噬吃空了。”
“有所耳闻。正因为此事,如今朝野上下已是人心浮动,诸臣暗结同盟,只待那李玄尧杀回京师,便欲开城迎之,以举朝文武之势,拥其登帝。”
适时,轻快的堂鼓声响,打断了看客们的低声细语。
伶人们踏着鼓点,穿着戏服,东摇一步,西晃一下,咿咿呀呀地走上了戏台。
一场好戏,正式开始。
康寿宫里,蔺太后侧卧在床榻上,纵使宫婢为她揉着太阳穴,可她头仍疼得厉害。
她已经几夜没睡过好觉了,时常在半夜里因为一点动静而惊醒。
虽然从未见到过宫里人所说的冤魂,也不知为何,自打陆续有几名宫婢和小太监于深夜中见到过李铮、淑妃和十一皇子后,她便也开始疑神疑鬼的。
“点的是什么香,熏得哀家头疼得更厉害了。”
李公公闻言,紧步去香炉灭了安神的熏香。
待他捧着拂尘回到床榻边时,蔺太后哼着声问:“这年都过完了,派去西延的那批刺客,还没消息吗?”
李公公躬身回道:“启禀太后娘娘,至今仍无消息。”
蔺太后睁眼,怒目嗔道:“也不想着提醒哀家,一批杀不了他李玄尧,那就让我那侄儿再寻批刺客派去。”
李公公回:“奴才遵命,待明日天一亮,奴才便去给侍郎大人送信。”
心浮气躁的蔺太后登时怒道:“什么明日,现在就去!李玄尧一日不除,哀家这觉就睡不安生。”
李公公只好低头领命,带着出宫令牌,碎步匆匆地离开了康寿宫。
此时已是子夜时分,宫中虽有黑甲卫和禁卫军巡逻,可也有无人之处。
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最近闹鬼,李公公身侧的小太监总觉得这皇宫虽巍峨气派,可一到晚上就显得格外地阴森可怖。
他提着宫灯,东瞅西看,时不时战战兢兢地回头望一眼。
狭长的游廊明明空无一人,可他却总觉得随时会从某处突然冒出个身影来。
“李总管,奴才背后凉飕飕的,总觉得有东西一直在跟着,躲在哪儿盯着咱们瞧?”
李公公头也不回地往前快走,语气一本正经。
“别自己吓唬自己,哪来的什么鬼,这世上就没鬼,那都是宫里人乱传的。”
“没鬼,根本没鬼,哪来的鬼。”
“都是吓唬人的。”
“身正不怕影子斜,半夜不怕鬼敲门,光天化日,朗朗乾坤,人间正道,什么鬼不鬼,鬼这个字就是大不敬,那得叫各路小仙儿。”
话落,他从衣袖里颤颤巍巍地掏出一个道符纸,塞给了那小太监。
“这个拿着,关键时候贴脑门儿上,再念一声......”
顿了顿,李公公故意扬声道:“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!”
小太监看了那符纸,更怕了。
“李总管,一张纸而已,能管用吗?”
李公公又从衣袖里掏出个八卦镜来。
“都说了,别自己吓唬自己,很多人都是被自己吓死的,在宫里做事要胆大,畏畏缩缩的,成何体统。”
“对了,回来的时候,咱们再买点糯米......”
那一声声毫无逻辑的碎碎念,顺着宫道,一直延续到宫门外。
然而,还没等第二批刺客派出京城,李玄尧先带着十万大军日夜兼程地赶到了京城门外。
蔺太后气得将手中的药碗重重砸向廊柱,玉碗坠地,伴随一声清脆的声响,药汤飞溅,碎玉也逬向各处。
“驻守京城周边的几万大军是干什么吃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