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重紫+五福临门197
皇帝头疼欲裂,看向桌面上的供词,更头疼了,语气不明问:“佑晟,这供词,你都看过了吗?”
太子摇头:“乐安一入宫就说受了委屈,儿臣便直接带她来找父皇做主了。”
他确实不知道供词的具体内容。
因为幼姬拿不准这倔货是怎么想的。
太子耿直归耿直,但还是有几分迂腐固执在身上的,很看重皇家颜面。
幼姬怕他能做出保庆王的决定,到时候她真能呕死!
皇帝肉眼可见的舒了一口气。
“这件事,朕与乐安商量便是,不会叫他吃亏。佑晟,朕手头有几件要紧的公务交给你去办。”
突如其来的权力,没有将太子砸懵,他眉头紧锁,质疑看看亲爹,又担忧看看表妹。
看得皇帝又心梗了,没好气道:“这是朕的命令!”
太子无奈,揣着对幼姬的担忧,一步三回头地走了。
皇帝又打发走了其余的侍从,整个乾清宫,顿时便只剩下了他与幼姬。
“乐安啊,你是个聪明孩子,应当知道,拿出这些东西可能会惹朕不悦。朕年纪大了,不愿看到亲生子嗣自相残杀。”
明明该是凝重的气氛,此时却显得剑拔弩张。
幼姬也不哭了,仰头直视皇帝,声音闷闷的带这些沙哑强势:“表哥是储君,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,人也刚正,没的将兄弟赶尽杀绝的理由。您这些话,不冲着元凶去说,倒说给我这苦主听,算哪门子道理?”
皇帝哑然。
“陛下对他的包庇等同于纵容,纵着他滋生野心走到这一步。乐安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,但乐安一身荣辱系在表哥身上,他敢将手伸过来,乐安便只能将他的爪子剁了。”
乾清宫中,沉静得可怕,良久之后,皇帝的喉中滚出一声笑。
说不出是欣慰还是苦涩。
幼姬:“……”
这算什么?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变态?
…………
一个时辰后,幼姬拿着新鲜出炉的圣旨,面无表情离开,离着老远,回头看了眼乾清宫,嘟囔了声:“有大病。”
狗皇帝跟她说,他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扫清阻碍,为太子铺路。
幼姬表示无法理解且难以尊重。
这皇帝做太久,是不是脑子都不正常了?
朝堂积弊,她也知晓一些。
不说别的,党派林立、党争迭起,就是亡国之祸。她记忆中的明朝亡国,便是因此。
这种情况下,不论登基的是谁,都会有党派阳奉阴违,想要架空新帝瓜分更多权力。
而如今朝堂众多官员站队庆王,也是为权为利。
太子性情刚正,不会与人同流合污,又是储君,拥立他哪有追随庆王的从龙之功更大?
皇帝的身子瞧着还能熬几年,大可以选择退位,从后方协助,帮着太子坐稳皇位,而不是用那种拿捏蒋梅荪的手段。
幼姬一边摇头,一边向宫外走去。
沈青靠着马车,百无聊赖等着,看到幼姬靠近,屁颠颠凑近,好奇问:“姐,你手中圣旨上边写的什么?”
幼姬直接将圣旨抛了过去,沈青接住,打开一看,整个人酸成一颗柠檬。
进宫哭一哭,他姐就从县主变成郡主了!
对了,之前也是幼姬一通闹,他爹就成伯爷成了侯爷!
只有他不一样,要进军营吃苦受累!
他也想过过好日子呀!
————
之前看很多人都说太子无能。
其实我觉得他也不算无能,党争激烈那种情况,庆王坐上太子的位置也不见得能做得更好。
做太子的,太有能力,能压过一众朝臣,皇帝就该不放心了,太没能力,又容易显得平庸无能。
我记得原著里,好像提过太子和幕僚商讨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后来登基之后也显露出强势一面了。
剧里太子看着憨,可能跟改编有关系,复杂的党争线都删减了,却还要掰回主线剧情,容易显得一些配角形象单薄了。